宏观经济数据

2024-06-20 22:59:59 首页 > 股票 好运到财经网整理

第1位网友观点:

  【(五)中国经济:宏观与热点----线上中外专家交流访谈问答实录(2022.1.26)】5.贾康:关于人口基本数据,网上已看到中国2021年人口净增加是48万,这对政策的导向会有什么影响?这个数据出来以后,确实对研究者来说还是很有震撼力的,因为中国过去看到的历史数据,每年总得净增加个一千多万人吧,从上个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时候说的不到5亿人,增长到现在14亿人。但是最新的这一年,是在前几年间迅速地落到了每年只新增几百万人、一百多万人,一直到最新所说的仅48万人,那么也就意味着,中国的人口总规模应该很快就见顶,如果不出大的意外,2023年可能就是历史上中国人口总规模的一个最高值了,再往后合乎逻辑地看,这个总的人口规模是将进入下降过程。这个下降过程它的快和慢,跟另外一些参数显然也息息相关,比如中国老龄化的进程,在现代的这样一些医疗和养生、养老条件得到进步的情况之下,人口预期寿命会继续提高,老龄人占整个社会的比重会迅速上升,现在有人预计再过几年,65岁以上的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比重会超过15%,进入超老龄社会了。换句话说,中国这个特征是“未富先老”,还是中等收入经济体,当然要努力成为高收入经济体,然而你过几年哪怕进去了,也只是门槛水平,和美国的人均国民收入相比,中国还不到它的1/6呢——但是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可是直追美欧日了。这种情况下,新生代的少子化的趋向又是非常明显,现在结婚率明显降低,结婚以后要孩子的这个比例也明显降低。前些年就说的所谓丁克家庭,在中国现在越来越风行了,两口子不想要孩子的比重在上升。这对于中国来说,确实是一个须从当下考虑到长远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我现在的基本看法,是当局对这方面的反应比前几年有进步。曾经迟疑着迟迟不说计划生育政策做什么样比较实质性的调整,后来有关部门非常谨慎的在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之下,允许多生一个孩子,又在拖了几年以后,终于调整到了叫做放开两孩。当时就有这么一个对比,你如果说放开两胎不就行了吗?但有关管理部门出于它自己的一些考虑,比如认为它这个部门的存在价值非常值得看重,它愿意斤斤计较的,是说放开两胎不行,如果前面是个双胞胎,就不能再要下面这一胎了,所以叫“放开两孩”。这样斤斤计较的一种态度,最近得到了我觉得要肯定有进步意义的一个新的调整,就是已经走到了对于生育政策,要给予更宽容态度这样一个原则指导之下的允许有三孩的政策,而实际上取消了超生罚款以后,就是四孩五孩,估计也没什么事儿了。已经有了这样一个官方态度的明显转变,而且这种所谓两孩、三孩,到三孩以上,所涉及的中国人口,其实主要就是城镇体制内受到直接约束的那两三亿社会成员中间的那些适龄夫妇,他们中还有生育能力的这些人,又很多是我前面强调过的新生代有那种少子化倾向的社会成员。这样一来,是不是中国必须考虑,在人口政策这方面,应转为实施鼓励生育的政策,我个人是赞成这样一个取向的。我们作为研究者,在前些年曾不遗余力地呼吁过赶快放松人口控制,现在有进步以后,认为在中国的管理部门这方面,应更理性地来通盘考虑从当下到长远的发展,以应对这样一种少子化和老龄化结合起来的人口于未来的萎缩趋势。要总结借鉴国际上已有的一些经验。我们过去知道像俄罗斯,还有后来的日本和韩国,似乎都已经在前些年反复讨论过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在中国的人口政策这方面,应该争取多有点儿前瞻性。我个人的意见,如果说对于决策管理部门提建议的话,我认为是应该适当考虑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的。当然这里面的具体设计,又要有很多专业化的讨论,有些学者提出的一些观点,在社会上也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各种不同观点的撞击,是相当明显的。这方面我认为,官方有可能在不太远的将来,会进一步来给予一些政策方面的调整,总体来说应该是更加宽松。

第2位网友观点:

  有关中国宏观经济的几个预测数据(2021年12月、2022年1月的预测值)

第3位网友观点:

  【#2021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 #中国男比女多3362万人#】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在国新办发布去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311万人,女性人口6894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88(以女性为100)。(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翼 )

第4位网友观点:

  【专家“把脉”:经济稳中有进 消费保持扩张态势】1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即将发布。2月7日,《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提前“把脉”宏观经济形势。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1月份经济延续复苏态势,但散发疫情影响仍存,稳增长政策效果逐步释放也需一定时间,因此,一季度宏观经济将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2年初,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三重压力,但总体上维持稳中有进趋势,特别是价格水平保持稳定态势,预计1月份CPI涨幅有望维持在1%的温和通胀水平。同时,在春节等节假日效应影响下消费会有所提升,有望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详情→专家“把脉”:经济稳中有进 消费保持扩张态势-证券日报网

第5位网友观点:

  #外媒看中国#【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4.8% 外媒:好于预期】中国国家统计局4月18日公布多项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一季度,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多家海外媒体第一时间对此进行报道,称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好于预期。(王鲁平 吕倩媛 马嘉欣)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4.8% 外媒:好于预期

第6位网友观点:

  国内懂的人寥寥无几,所以特别好忽悠。曾经遇到一个国内所谓“国际金融”的学术大佬,在台上侃侃而谈国际金融,但他自己都不知道他说的那些东西根本不是金融学,而是宏观经济学的范畴。事实上,正规的金融学研究范围基本上是资产定价和公司金融,而根本没有“国际金融”这一说。

第7位网友观点:

  宏观经济数据不太好!

  中证网讯(记者 倪铭娅)国家统计局3月31日发布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制造业总体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下降了这么多,可见疫情对经济的伤害着实不小,各位唱多的大V坐等打脸喽…

第8位网友观点:

  【10月宏观数据速评】生产消费有所改善,投资仍需加快发力——2021年10月经济数据点评

  【数据】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预期增长3.2%,前值增长3.1%;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1%,预期增长6.3%,前值增长7.3%;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9%,预期增长3.4%,前值增长4.4%。

  【点评】

  工业生产:数据显示工业生产有所加快,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本月的生产数据与景气指数和高频数据出现分歧。景气度方面,先行指数制造业PMI以及其新订单PMI分项和生产PMI分项,均在荣枯线之下并持续回落。高频数据方面,全国高炉开工率月中回升,但月末又回落至与9月末持平的52.07%,重点企业(旬)日均粗钢产量为173.53万吨/天,分别比9月末和去年同期下降1.9%和19.5%。利好于本月生产的因素有洪涝降水等灾害缓解,国家保障煤炭、能源等供给,限电限产压力有所缓解,但宏观数据与高频数据出现分歧,生产恢复趋势尚待确认。

  投资: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1%,比前值回落1.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3.8%,与前值持平。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4.2%,涨幅比前值回落0.6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整体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且涨幅回落幅度逐渐收窄,主要由于外需较强对出口形成支撑。同时结构向好,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了较高增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1%,比前值回落0.5个百分点,创下年内新低。今年基建整体偏低迷,从资金方面看,10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新增规模和当月新增规模占全部新增贷款比重都呈现回落态势,企业中长期投资意愿不足;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今年额度要尽量在11月底前发行完毕,但政府债券新增规模整体不及预期,对基建投资增长的作用有限,预计有一部分资金会结转到明年发力。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7.2%,较前值回落1.6个百分点。虽然房地产投资处于持续回落中,但近期房地产调控政策维护市场平稳发展,居民按揭贷款有所改善,房企融资环境整体好转,预计会对未来房地产投资形成一定支撑。

  消费: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9%,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4.6%,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10月消费有所回升,一方面由于8月国内多地疫情反弹,防控形势向好为10月留下了宝贵的时间窗口,黄金周的旅游、出行等整体上限制较小。可以看到,餐饮收入保持了2%的正增长;家居家装市场相对旺盛,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消费同比增长9.5%,涨幅比上月扩大2.9个百分点,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消费同比增长12%;手机更新换代,通讯器材类消费较旺,同比增长34.8%,涨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受石油价格上涨影响,石油及制品类消费同比上涨29.3%,涨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然而,今年国庆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5.15亿人次,仅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0.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890.61亿元,仅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59.9%,仍显示出消费偏弱。

  综合来看,宏观数据显示,本月生产和消费有所改善,但宏观数据与高频数据存在一定分歧,说明复苏趋势还需进一步确认。特别是10月下旬疫情再次反弹,涉及范围更大,影响面更广,预计会对未来的生产和消费形成影响。下一阶段,国内外经济复苏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发展中还面临不均衡不平衡的结构性问题,经济增长的压力仍在。为此,宏观政策要进一步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加大力度提振内需,投资要逐渐发力发挥托底经济增长的作用,特别是用好专项债券、支小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政策工具,优化贷款结构,促进信贷规模增长,稳定投资增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作者: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研究员冯柏)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