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st摘帽的股票:金融报道|投资收益骤降,部分险企业绩遇挫

2022-04-29 02:36:00 首页 > 金融 财经网

  韦璐/文

  投资端的低迷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险企一季度业绩。4月27日,中国人寿公告称,受当期权益市场波动以及2021年同期基数较高的综合影响,一季度投资收益同比下降,带动净利润同比下降46.9%。

  不久前,新华保险披露的公告也显示,据初步测算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70%-80%,主要原因是在去年同期净利润高基数的情况下,本期受资本市场低迷的影响,投资收益减少,导致本期净利润同比变动较大。坐拥4万亿元的保险投资资金的中国平安,2021年也因投资失败仅实现总投资收益1440.9亿元,折合成收益率仅为不到4%……

  不甚乐观的数据正将险企投资问题推到大众眼前。长久以来,手握丰厚的长线资金,险资的行为偏好被视为投资市场的“风向标”。市场波动之下,如何布好投资棋局,无疑对险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业内人士指出,作为消费者防控风险的重要支柱,保险企业应承担“分散风险”的优先级,在投资设定中务必强调安全性,并对投资认真评估、做好详细分级。与此同时,也需迈开步伐,拓宽投资版图,在合理配置权益型资产的基础加大“另类资产”的配置力度。

权益市场波动拖累利润表现

  在风险保障的经营基本面外,投资端同样是险企维持良性运营的重要驱动力。近日,新华保险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减公告显示,经初步测算,新华保险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2.61亿元至18.9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预计减少44.18亿元至50.49亿元,同比下降70%至80%。

  对此,新华保险已公开解释称,一季度业绩预计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在去年同期净利润高基数的情况下,本期受资本市场低迷的影响,投资收益减少,导致本期净利润同比变动较大。

  回顾去年一季度,新华保险抓住了资本市场机会,总投资收益率5.90%,带动净利润大幅增长36%,归母净利润达到63.05亿元,并创下去年四个季度中的单季最高利润额,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投资成绩单。但与此同时,高利润基数也给今年一季度的利润增长带来压力。

  今年以来,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资本市场波动剧烈,给包括保险资金在内的投资者带来很大挑战,险企一季度业绩预减已经在预期之内,新华保险遇到的投资困境也并非个例。

  根据中金公司做出的预测,由于2022年一季度资本市场波动幅度较大,预计保险行业内多数上市公司受投资端拖累,一季度净利润将出现一定幅度下降,行业整体净利润同比下降15.5%。而就目前不完全披露的数据来看,较之预测,投资端实际的收益减少或许有过之而无不及。

  “保险业务近年来整体增长趋缓,投资端成为险企业绩的相对支撑,但是市场的投资表现也将连带影响财报收益。”上海弘信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人郑俊彦告诉财经网金融,根据评级机构对19家险企的跟踪报道,当投资过程遭遇信用风险或投资亏损时,险企将面临较为紧迫的资本补充需求,进而拖累现金流。

  例如,珠江人寿因投资收益短期内受投资市场波动影响有所下降,致2021年出现净利润亏损,近日已被联合资信列入负面观察清单,显示其“偿付能力不达标”,短期内将对公司经营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头部险企同样未能幸免,中国人寿公告指出,2022年第一季度,受当期权益市场波动以及2021年同期基数较高的综合影响,投资收益同比下降,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51.78亿元,同比下降46.9%。中国平安2021年业绩报表显示,由于投资失败,其接近4万亿元的保险投资资金在2021年仅实现总投资收益1440.9亿元,折合成收益率仅为不到4%。

  对此,攀信资本合伙人、鲸平台金融专家罗攀对财经网金融直言,市场的激烈波动之下,任何参与主体都或将面临亏损的风险,投资者对市场应该常怀敬畏之心。

险企投资应以安全性为首要标准

  长久以来,作为实力丰厚的长线资金,险资的行为偏好被视为权益市场的“风向标”。

  银保监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3.2万亿元。如何做好资产管理,在波动中寻找平衡,把握关键点位的盈利兑现机遇,不仅考验着险企灵活应变的投资能力,也间接体现出其对资本市场的战略布局和长远预判。

  当前,A股市场的持续震荡调整,手握23万亿余额的险企应如何落子?业内普遍认为,因天然具有资金规模大、负债经营、久期经营的特质,险资更依赖于获取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郑俊彦对财经网金融表示,资本市场的低迷使得中长期投资价值逐渐浮现,对险企来说价值配置逻辑和长期配置理念不变,构建长期均衡的投资组合,依然是应付短期波动的最佳策略。

  罗攀则指出,分清主业是市场给所有主体的教育。“我国的分业经营模式决定了每个子行业在经营中都有自己的要素优势。保险企业的要素优势一定是保险,这也意味着,面对资本市场的诱惑,分业经营逻辑下的保险业要扣紧自身的核心,当积累了庞大的保险资金之后再迈开对外投资的步伐。”

  此外,险企投资应该坚持走专业化道路。投资能力对险企而言至关重要,按照《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的要求,保险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投资管理能力才能开展投资,否则应通过委托的形式,与市场中的专业化投资机构形成合作。

  “保险企业具备特殊属性,其本质是消费者防控风险的重要支柱而非投资机构。因此,它必然有分散风险的优先级,其次才是创造投资价值的附带功能。”罗攀强调,险企在投资设定中务必要更多强调安全性,当下,市场中保险类型繁多,有消费型、投资型,对高收益性投资认真评估、做好详细分级。比如,对相对低风险的保险资金偏向投固收类产品,对风险相对高的才允许进入股票市场。这种分级也决定了对资本市场,尤其是高风险标的的投资比例和方向是不一样的。

  “投资是一项专业的工作,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制度建设。”罗攀认为,我国要对险资入市有更多的引导,这种引导必须要往专业化方向发展,而不是放任自流。而回归企业层面,则应抓住自己的主营业务,不能对股市蜂拥而至。

  近期险企披露的数据已充分说明,高投资比例的险企一旦面临巨大投资亏损,很有可能对其经营稳定性构成威胁,这种威胁也势必会向整个市场传递,这不利于当前的系统性风险防控。

下场“另类资产”拓宽投资版图

  所幸从长远来看,尽管当前投资收益数据承压,保险业向市场传递的并非都是负面影响。招商证券研报指出,保险企业资产端或将成为股价表现的有利推手。

  研报认为,虽然短期市场利率水平仍处于震荡,但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有效防控和缓解,以及“稳增长”政策发力,我国经济有望企稳,从而在第三季度迎来利率的阶段性回升,保险作为利率上行受益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同时,叠加后续市场或有可观的反弹以及金融地产板块股价的上涨,保险公司投资端也有望实现更好的收益,共同促进板块股价有所表现。

  “保险业一季度整体业绩显著承压,但披露完毕便意味着靴子落地,负面因素集中出清,当前保险板块悲观预期较为充分,估值极低,但随着资负两端环境边际好转,后续景气度将实现一定的提升。”研报分析称。

  针对这一研判,险企也展现出了充足的信心。

  以投资端受创的新华保险为例。在不久前召开的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新华保险首席执行官、总裁李全曾提到,目前保险资金的现金流量较为充足,资产规模仍然在增长。一方面,中国整体经济形势在全球范围内相对较好;另一方面,尽管开年面临投资压力,但年内还有更多时间进行调整。新华保险已在积极应对今年的市场状况,对未来仍比较乐观。

  近日,银保监会发文表示,将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优势,引导保险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对此,险企也积极响应。

  在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太保总裁傅帆指出,市场的调整带来更多的是风险释放,以及长期投资价值显现,在权益投资方面,中国太保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还有一定提升空间。中国人寿方面,总裁助理、首席投资官张涤也表示,中国人寿对权益市场长期向好的判断没有发生变化,长期配置价值也没有发生变化。

  事实上,权益型投资并非唯一的开源路径,聚焦2022年的资产配置策略,敞开思路的险企正在不断拓宽投资版图。财经网金融梳理发现,当下“哑铃型”投资策略已成为众多险企的选择。近日,中国平安首席投资执行官邓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了其采用的“双哑铃”投资资产配置策略。哑铃的一端是配置长久期的利率债,使得现金流的匹配非常稳健;另一端是风险资产,包含不动产、权益类资产。

  此外,自去年以来,险资也逐渐加大了对“另类资产”的配置力度。另类资产,即一类非公开上市管理的资产,包括私募股权、私人债务、对冲基金、房地产、基础设施和自然资源等。

  当前背景下,众多险企已明确,保险资金运用应与国家政策同频共振。未来碳中和、数字经济、养老健康、医疗、估值合理的制造业等板块,及低估值高股息类公司将成为险企的重点投资方向。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